高考保底
所谓“保底”方案,最重要的是时间点。但等到高考后往往太迟,最合适的时间是在高一或者高二上学期,因为那个时候还能通过干预提升成绩,从而拥有更多选择,又或者提早进行多元化的升学规划,从容不迫。到了高三,探讨“保底”则是越早越好,因为这时孩子成绩基本定型,分数下限基本有数,心中有“保底”方案,家长和孩子往往不那么焦虑,反而有机会轻松上阵,高考能考出个不错的成绩。
“保底”方案,分为两种情景。
第一种叫做“弯道超车”。就是在第一志愿万一冲刺不成,可以通过多元化升学的方式来实现比第二志愿好得多的出路。
“弯道超车”的方式一般有几种:
一、在较早的时候及时转换跑道或学制
有不少的家长在孩子高中之前,就已经预见到孩子不一定适合高考的道路,于是早早地转去了国际教育道路,有早早地出国低龄留学的,也有转去国际教育道路,本科就让孩子直接去港澳或者是海外升学。
这条路比较适合家庭经济实力较好,孩子综合素质较强的家庭,而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并不适用,除了贵之外,很多家长并不愿意孩子小小年纪就出国读书,考虑更远的家长,则担心孩子从国外留学回来不适应内地激烈的职业竞争。
二、在高中阶段进行多元升学规划
由于学习难度的陡然上升,通常刚升入高一的学生,成绩会有个激烈的动荡。但是到了第二学期分科后,孩子的成绩会有个大概的分布,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发现孩子成绩并不算太好,完全可以提前进行多条学业路径的规划,让孩子之后有机会弯道超车。
高一学习关键时间点
三、身份的规划
在内地,如果把孩子的户籍弄去北京、上海、天津,他们上线985大学的几率就提高了4倍。
还有就是香港身份,也是利用港校弯道超车的一条重要路径。家长只要提前拿好香港身份,孩子上香港/内地名校的选择和几率都会大很多。
第二种叫做“保住本科”。
根据不同的人的情况,保本的方案有这几种。
一、高考复读
这也许是最多人知道也最不容易的路子。2022年高考人数有1193万人,复读生比例为17.2%,也就是有205万,数字惊人。现在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,大量的复读生只能涌去民办学校或机构复读。竞争激烈而残酷,而且复读生的心态往往面临巨大考研,重重挑战下,除非是严重失手以及没有其他选择,否则并不建议这条路。
二、各种4+0、3+1、2+2等中外合办的项目
这类项目和中外办学机构(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、西交利物浦、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外知名院校合办的机构,会颁发双校文凭,录取分较高)不一样,录取分数较低,获取的是外方文凭。
三、港澳升学
这条路对于家庭经济实力还行,又不想让孩子走得比较远的家庭尤为合适,而且港澳学校的排名秒杀国内绝大数的211。对于未来的发展,进可攻,退可守,还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化视野,还是比较推荐的。
四、海外升学方案
海外项目千千万,真正适合中国家长的少之又少,真正适合推荐个中国家长的方案一定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
(1)费用问题
对于很多原本走高考路线的家长,本来是没有计划让孩子进行海外升学的意愿和预算,所以费用太高的国家和院校并不合适。
(2)升学地区
相比起一直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同学,从高考这条线转去海外升学的同学,其实更容易面对巨大的文化、语言、生活习惯等挑战,所以选择一个比较能适应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。
(3)未来发展
海外升学虽然能成为保住本科的一个“捷径”,但我们必须得面对孩子回国就业的问题,所以如果所求学的国家、专业、职业生态和国内有很大的作用,留学归来的孩子不见得会适应国内的求职市场,甚至有可能不如国内的一些二本毕业的同学。